發布時間:2020-07-16|瀏覽:
當年學習倒車入庫時,你一定習慣了教練連珠炮似的口令:“把方向盤打死,打死。”不想對不對,但鑒于幾次“打死”后都能把車停進去,喜提愛車后許多年,也一直保持著這個“好”習慣。
后來偶爾聽老司機傳授經驗,說方向盤打死和原地打方向盤,特別傷車,聽了心里挺后怕的,已經“打死”了這么多年,方向盤會不會早就“內傷”嚴重了呢?
方向盤打死究竟傷不傷車?先說結論:小編不建議養成方向盤打死的習慣。傷車是一定的,至于傷害有多嚴重,會導致哪些問題,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方向盤突然沒了助力是怎樣的體驗
玩賽車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刷圈的時候遇到一個高速彎角沖出了賽道,后面幾圈方向盤手感會變得特別沉,而且過彎時抖的特別厲害。打開引擎蓋檢查,會發現轉向助力泵的皮帶崩了。
原因當然是助力系統失效。什么是轉向助力系統?就是在轉動方向盤的時候,車子感受到往左或往右邊打時,那個助力系統馬上就是開始發動了。也就是靠一個方向盤,能憑雙手轉動車輪指向的原因。
1、液壓助力轉向:分機械液壓與電子液壓
最初的助力系統,是利用發動機的動力帶動油泵給機械轉向提供液壓助力,這樣操作方向盤輕松了許多。但缺點仍然明顯,比如說方向打死容易導致液壓泵過載漏油,6萬公里必須更換轉向油等。
2、電子助力轉向
即使電子液壓助力對機械液壓已經有所優化,但這仍是個過渡性產品。工程師從根本上認為,液壓系統太過復雜傳動效率太低,于是直接將電動機作為轉向機主動力驅動。
方向盤打死的危害,其實相比轉向機而言,懸架系統和輪胎更受傷。方向盤打死的情況下,車輪的傾角會發生變化,同時整個懸掛結構的受力點和承重也會出現變化。簡單點來說,車子的懸掛不管是什么結構,開動起來后,因轉向時橫向拉力,因地面顛簸,就容易損害懸架、輪胎和轉向。
長期方向打死轉彎或者掉頭,就非常容易導致減震塔頂阻尼、轉向軸套、轉向拉桿球套、下擺臂減震軸承套等部件磨損甚至變形損壞。(極端條件下甚至會導致斷軸)
長期方向盤打死非常容易導致傳統無電子限位器的液壓助力系統過載,當橡膠油封過載老化就會出現漏油,用車直觀上表現就是方向盤越來越沉。
方向盤打死的情況下,轉向側輪胎會有一點點的負傾角,而另一側輪胎會有更大的正傾角。這樣長期將方向盤打死就容易導致輪胎外側磨損更大,影響輪胎正常使用壽命。
一些喜歡原地打方向的的也會讓胎面出現太陽紋一樣的磨損。(常見于駕校教學車胎面)
長期方向盤打死也會造成車輛出現跑偏的問題,因為方向盤打死情況下,整個轉向機構與懸架連接點承受的側向力和斜向力更大。大部分民用車均沒有半軸和懸掛強化的情況下,就非常容易出現四輪定位失準的情況。(其實賽車在練習賽中也要不停地調整四輪定位來適應)
綜上,原地停車的時候,方向盤打的角度非常的大,甚至是打死的時候,對輪胎、對懸掛和拉桿都有比較大的影響。
如果是方向盤變沉,可以這樣檢查:
1、如果是液壓助力,檢查助力油缺不缺,有沒有漏油。
缺油需要補充至正常范圍,不缺油檢查助力泵皮帶是否過松,過松需要緊下皮帶,還有檢查油品是否過臟導致流動性變差,一般2年或6萬公里更換一次。
2、如果是電子助力的,檢查保險絲否燒壞,線路有無斷路或對地短路的情況。
3、檢查輪胎氣壓,漏氣也會導致方向變重,就需要去充氣。
轉向系統可能因為長時間磨損,使各連接件的間隙過大,或者軸承等部件出現松動,從而導致汽車不能按照正常的軌跡行駛,從而造成了跑偏。
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使用電機使轉向柱、轉向器做成一個整體,整個系統結構緊湊,質量輕,在生產線上的裝配性好,節省裝配時間,易于維護保養。
1、轉向電機齒輪與金屬齒條嚙合不均造成摩擦碰撞
2、助力伺服電機故障無法正常復位,一般需要做更換。
3、萬向節或者轉向機內部軸承的密封圈老化或者損壞。
電子助力多為電機器件維修難度大,二次故障率也較高,所以解決方式均以更換為主。
總結一下,大家相傳的這種方向盤不要打死,更多是為了想讓我們的愛車減少些不必要的損耗。